欢迎访问北京劳动纠纷律师网,北京劳动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劳动纠纷,劳动争议,劳动仲裁,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法律服务!

北京劳动纠纷律师咨询电话

13716997813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劳动合同

劳动法律离职相关的法规知识

时间:2025-07-29 17:03:59 来源: 北京劳动纠纷律师网 阅读:

  ,劳动法律关于离职的规定主要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,具体内容涵盖辞职、解雇、经济补偿、离职程序等方面。以下是关键要点:

  一、劳动者主动离职(辞职)

  提前通知义务

  试用期内:提前3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。

  正式员工: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(如辞职信)通知用人单位。

  注意:无需单位批准,期满即可离职(但需保留送达证据)。

  即时辞职(无需提前通知)

  用人单位存在以下违法行为时,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:

  未足额支付工资或拖欠工资;

  未缴纳社会保险;

  强迫劳动或违章指挥危及安全;

 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(如严重超时加班)。

  二、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

  合法解雇情形

  过失性解雇(无需补偿):

  劳动者严重违纪(如旷工、贪污、严重失职等),需用人单位举证。

  非过失性解雇(需支付经济补偿):

  劳动者不胜任工作,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胜任;

 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(如企业倒闭、重组)导致合同无法履行。

  违法解雇

  若解雇不符合法定情形,劳动者可要求:

  继续履行合同,或

  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。

  三、经济补偿标准

  计算方式

  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;

 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;

  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。

  月工资标准: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(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,按3倍计算,且补偿年限最高12年)。

  无需补偿的情形

  劳动者主动辞职(非单位过错);

  过失性解雇。

  四、离职程序注意事项

  工作交接

  劳动者需按约定办理交接,但用人单位不得以“未交接”为由扣工资或拖延离职证明。

  离职证明

  单位应在离职时出具证明,并15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。

  工资结算

  离职当日结清工资,最迟不超过下一个工资支付日。

  五、常见纠纷与维权

  单位不批准辞职

  劳动者只需履行提前通知义务,无需单位同意,可通过EMS邮寄辞职信留存证据。

  克扣工资或补偿金

  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,或申请劳动仲裁(时效1年)。

  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

  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,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(通常为离职前工资的30%以上),否则条款无效。

  法律依据

  主要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(2008年)第36-50条、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》等。具体细节可能因地方性法规略有差异,建议结合当地规定或咨询劳动部门。